黄河河道整治工程根石探测是长期困扰治黄工作的生产性难题。长期以来主要靠人工探摸,误差大、速度慢、安全性差,难以满足根石加固工作的要求。为解决根石探测问题,近几年来,黄河设计公司物探院自筹资金,成立专业研究队伍,经过大量的现场试验与资料对比分析,研究完成了《黄河河道整治工程根石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形成了一套通过组合浅地层剖面仪、GPS动态差分仪、船载探测系统,并与相关软件综合集成的根石探测新技术。
该项新技术的创新之处,一是将海洋调查专用的大功率非接触式浅地层剖面仪应用于多沙河流根石探测,首次解决了黄河河道整治工程根石探测中的穿透淤泥层技术难题。二是将RTK移动测量GPS定位系统、浅地层剖面仪、自主开发的船载探测系统有机配合,提高了采样密度和精度,实现了小尺度水域的精细化探测。三是自主研发的专用数据处理软件实现了探测影像和波形绘制、航迹测线合成、反射界面追踪、成果综合分析等功能。该项目开发的黄河河道整治工程根石探测管理系统为根石加固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项目鉴定委员会认为,该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小尺度精细化根石探测等关键技术的综合集成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建议加大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
根石探测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得到了黄委的重视和大力支持,2009年,黄河河道整治工程根石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了黄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目前黄委会建管局向委属有关单位、三门峡库区各管理局下发文件推广根石探测新技术,安排部署2010年汛前河道整治工程根石探测工作。推广目标为三年后取消人工根石探测并逐步全面采用探测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由黄委会建管局统一安排部署,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务局及三门峡库区各管理局负责所辖河道整治工程根石探测的组织实施,由黄河设计公司工程物探研究院承担根石探测任务。
为更好地完成根石探测任务,公司物探院成立根石探测新技术推广应用小组,春节刚过,便投入紧张的探测工作,目前河南境内的陆地测量已接近尾声,三月初开展水上工作,四月底之前全面完成探测任务。
黄河河道整治工程根石探测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彻底改变以往落后的探测模式,实现根石探测手段的现代化,实现管理手段的网络化、数字化,极大的充实和丰富“数字黄河”的基础数据资料。随着项目的推进和持续运行,将逐步实现黄河险工、险段的监测预警,同时,探测技术和管理方法内容也将逐步规范化、条例化,出台一批新的、适用于国内其他流域的技术规范和管理条例。建立全流域根石探测基础数据库,为“数字工管”奠定了数据基础,充实“数字黄河”数据库。推广应用前景极为广阔,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