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西南地区发生的特大旱灾,牵动着黄河设计公司每一个职工的心。在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特大干旱、广大群众吃水困难的关键时刻,黄河设计公司坚决贯彻落实水利部、黄委党组的决策部署,迅速派出了60余名专家、技术人员奔赴贵州省黔西南州和毕节地区,全力支援当地抗旱救灾工作。在历经40余天找水、打井的艰辛工作后,他们成功打出3口水井,创造了在海拔2000多米的岩溶地区打出水井的当地历史奇迹,解决了旱区5万多居民的饮水安全,谱写了一曲战天斗地、抗旱救灾的壮丽篇章。
反应迅速,效率超常
喜讯频频传来。
毕节地区赫章县野马川镇钻井和黔西南州望谟县麻山乡钻井水量不大,不具有开采价值,公司随即启动了水源替代方案。
至此,公司支援西南抗旱救灾工作圆满完成。
通力协作,攻克难关
由于任务要求紧,涉及区域广,工作点多而分散,抗旱工作面临许多困难。西南旱区喀斯特岩溶十分发育,地质条件复杂,当地的水文地质资料、区域地质资料缺乏,甚至有的乡镇连地形图都没有,很难在短短几天内熟悉当地地形地貌和区域构造特征,要想准确地判断岩层含水的分布规律非常困难。专家组的水源探测设备数量少,种类单一,缺乏多方法验证,降低了确定井位的准确率,而且打井队的打井设备不专业,设备不配套,缺乏相应的打井经验,严重影响钻进效率。
为尽快确定合适的钻井位置,尽可能多地收集资料,尽可能大范围地进行地质调查和水源探测,专家组不辞辛苦,不畏艰险,每天都是几百公里的车程,数十公里的山路跋涉,短期内走访了黔西南州、毕节市2个地区的7个县、17个乡镇。专家组白天现场查勘,晚上整理分析资料,往往开会商谈到深夜,专业之间相互配合,综合分析判断,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资料,在5个抗旱点确定出了井位。
既要保证钻井的进度,又要保证钻孔质量。钻井技术人员24小时轮班施工,地质、物探、钻探专家从不同专业角度提出保证钻孔质量的各种措施,专门编写了抗旱救灾钻井与抽水试验基本要求。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水井钻进常常遭遇到破碎带、地下溶洞及涌沙等孔故事件,处理起来异常困难,现场专家和施工人员反复分析研究,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领导重视、上下齐心
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把支援西南旱区抗旱救灾工作作为公司当前压倒一切的重要任务。
李文学董事长、张金良总经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公司支援旱区抗旱救灾工作,他们随时保持与前线热线联系,及时掌握抗旱前线生产生活情况,指导解决抗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当了解到现场探测设备单一、钻井设备不专业而影响探测精度和钻进效率时,及时向黄委请示,当即决定公司垫资700多万元购置了新的探测和钻井设备,以支援抗旱前线。逯龙坤副书记对公司抗旱工作事必躬耕,并亲临前线指导慰问。杨丙炎主席自始至终在一线领导抗旱工作,他亲自带队走乡访寨,查勘水源,主持召开专题会研究解决井位确定和水井施工等各种问题。
前方人员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战的精神得到公司领导的高度评价。期间公司发出慰问电,鼓励战斗在西南抗旱救灾一线的全体职工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迎难而上、团结协作,竭尽全力完成各项任务,坚决打赢支援西南旱区抗旱救灾这场硬仗!
地质院、物探院、勘探院、工程院及公司车队等公司有关单位前后共派出60余名技术人员到抗旱一线工作,公司有关部门及有关单位的领导职工直接参与后方技术服务和后勤保障的人员近70人。为了保障抗旱工作需要,有关单位放弃了市场承揽的任务,不计代价地将设备和技术人员调拨到抗旱一线。后方人员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及时调遣物资设备及审定工作方案,与前线同志一起并肩作战。
公司自下而上建立了支援抗旱工作日报制度,各单位都明确了责任人和联系人,启动了抗旱后方保障体制,第一时间掌握前线的工作动态,及时上报公司及上级领导,保证了抗旱工作信息的下情上传和上级决策的上情下达,充分促进抗旱工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成绩卓然,效益显著
在黄委的正确领导和公司的周密部署下,抗旱前方共完成查勘井点19个、确定井位12个,查勘水源点33个、确定水源点7个,供水线路查勘6条,完成地球物理勘探点654个,引水设计方案报告2份等技术成果。施工技术人员完成水井施工5口,钻井总进尺
黔西南州兴义市鲁布革镇、万屯乡和毕节地区威宁县羊街镇3个水井成功出水,每眼井可提供水量
当地群众为表达感激之情,自发组织燃放200万响的鞭炮欢送抗旱工作人员,当地政府也赠送锦旗并致信感谢。在海拔2000多米的岩溶地区打出水井创造了当地历史奇迹,也解决了当地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对保障当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履行责任,弘扬精神
在这次抗旱救灾工作中,涌现了一批“不讲困难、不讲条件”的优秀职工,被旱区老百姓誉为“王神仙”的王旭明同志就是其中一个。王旭明同志是物探院副总工程师,当时他正在四川工地,刚得知老父亲被查出身患癌症,正准备回家带父亲到医院复查治疗时,接到公司支援西南地区抗旱救灾的命令,他二话没说,毅然打起背包第一个奔赴抗旱救灾前线。由于他的技术精湛,预测准确,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王神仙”。
在抗旱前线,一批优秀技术工作人员经得起困难的考验,表现出众,10多名职工在第一时间向黄委支援西南旱区抗旱救灾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临时党支部研究,报黄委直属党委批准后,多名同志在西南旱区抗旱救灾一线火线入党。
在这场与旱魔的战斗中,黄河设计公司秉承“团结奉献、求实开拓、迎接挑战、争创一流”的公司精神,始终不忘社会责任,与灾区人民血脉相连、患难与共,携手抗旱救灾,打赢了这场支援西南旱区抗旱救灾的硬仗,履行了一个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黄河设计人更是以责任担当、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赢得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塑造了公司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