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19日,地质院在古贤工地首次对野外数字采集系统进行现场测试,通过应用标准化数字地形图对现场各类数据采集,达到了直接数字填图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野外数字采集系统主要由内置GPS掌上电脑和以MAPGIS软件为基础的数字填图软件组成,通过野外现场资料数字化采集、室内路线数据整理、剖面自动成图及数据管理等程序,最终形成野外原始基础地质数据并输出各类地质图件。
地质院自2009年起开始启动野外数字采集系统研究,旨在引入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创新地质野外填图工作方式。在借鉴地矿系统应用经验的基础上,研发小组先后对该系统适用的地形图校正配准,室内、室外工作流程,使用是否满足工作需求,以及不同比例精度要求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认真的研究,确定了不同比例尺要求下的工作方法,分别在郑州市区、郑东新区等地进行了测试工作,积累了经验并取得一些成果。
为更好地研究野外数字采集系统在水利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在地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工作安排,研发小组确定在古贤项目的野外地质工作中首次试用该套系统,测试内容包括图件校核配准、数据采集过程、GPS现场校准、不同地形条件下采集能力测试等。通过与精确测量仪器得到的成果进行对比,确定在该工区得到的地质点方位信息误差在允许范围以内,GPS采集数据能力较强,目前后期数据处理工作进展顺利。
从本次野外数字采集系统在古贤工地的试用情况来看,系统中硬件设备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强的精确性,基本上能够满足水电工程中、小比例尺地质填图的要求;可直接将地质信息标注到电子图件中,进一步实现填图工作过程数字化;实现了地质资料的全新表达,从原始地质资料开始建立数据库,实现地学多源数据的整合等。
目前,野外数字采集系统在古贤工地的测试试验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研发小组将进一步完善该系统,争取早日应用到更多的项目生产中,为革新野外地质填图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