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上测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源泉。怀着对黄河母亲的顶礼膜拜之心,在大学毕业时,我毅然选择了黄河测绘事业,立志在黄河上丈量出自己的人生经纬。
黄河上艰苦的工作环境,是我成长的精神推力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仙李白用优美的诗句形象地绘出了黄河的美丽轮廓。为了保持这副美丽的轮廓青春永驻,促进黄河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治黄人长期不懈艰辛的努力,更需要我们黄河测绘人去做大量艰苦卓绝的基础性测绘工作。我从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野外测绘工作,在这几年的外业生活中,使我深深地体味到黄河测绘工作的艰辛,深深体验到先辈治黄测绘的不易,使我从一名意气风发的学生真正地成长为脚踏实地的社会人。
面对艰苦的环境,我曾经抱怨过,抱怨自己上了那么多年的学,还要选择来过这种苦行僧似的苦日子。在盛夏的烈日下,我们扛着仪器,任衣服被汗水浸透,脚底血泡磨破,一步步向前丈量;在隆冬的寒风中,我们在山圪崂里找个背风的地,拿出做饭的炊具,来安慰饥肠辘轳的肚子;在无人的库区中,我爬山涉水,等到终于找到要查勘的控制点时身上穿的保暖衣都汗透了,人也渴的在混浊的河沟里灌个大饱;在漫漫的长夜里,在无数的日子里,不能与家人团聚,我只能遥寄相思与明月,祝愿妻儿幸福,父母健康。
在黄河上测绘,每天都有新的困难需要我们去解决。恶劣的环境,磨练出了我坚强的意志。学会“苦中做乐,乐中有获”,这也是我们黄河测绘人的特质。在空寂大山里面亮几嗓子,用我们独特的“信天游”,赶走工作中的寂寞。冬日的午后睡在测区路边的秸杆上晒个太阳,小眯一会,享受这天赐的温暖。
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走过春秋与冬夏。在坚守中,在磨炼中,我坚强的成长。日子虽然很苦,但回忆起来很美。我坚信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选择黄河测量,我此生无怨无悔。
黄河上独特的风土人情,是我成长的精神食粮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佛王维用精美的诗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副精美的黄河落日图。在黄河上测绘,感悟黄河独特的风土人情,体味华夏文明的发源,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鼓舞着我奋力向上。
壶口瀑布的壮观,河海交流的奇观,九曲黄河处处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标准化堤防的美观,调水调沙的宏观,九曲黄河也让人感叹人类智慧的强大。在大堤上测量,看着堤上迎风摇摆的杨柳婀娜身姿,河道边堆砌的整齐的备防石,望着滚滚东流的黄河水,令人心旷神怡,自豪之情涌上心头。
在黄河上测绘,大河两岸的淳朴的民风、厚重的民俗、纯真的民心,让我一直感动着。难忘在古贤库区,在山岭中穿梭测量,由于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给我们的生活保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有我们可亲可敬的父老乡亲们,我们没什么可担忧的。饿了,老乡会拿出好吃的做给你吃;渴了,老乡会给你打水烧茶喝;而当你晚上不能走出山时,山里的老乡会拿出自己平时都舍不得用的被子让你来盖。
今朝在党和政府“退耕还林”政策的指引下,昔日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在勤劳勇敢的大河人的努力下,已呈现出勃勃生机。阴历八、九月份,古贤库区两岸,一片枣红。丰收的大枣,给人们带来了红火的日子,让人由衷的感到高兴和欣慰。
黄河测绘人的奉献精神,是我成长的精神支柱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句话是对黄河测绘几代人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度概括。黄委会测量队从1933年成立以来,历经风雨77载,四代黄河测绘人为它的发展和前进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甚至生命的代价,到目前已有11名同志牺牲在治黄测量的一线上,这可能是同类行业中很少有的。
进入新时期,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由于我们的历史负担重,在与国内同行业的竞争中,我们并不占优,但我们的招牌越叫越响,市场业务不断拓展扩大。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什么支撑着我们黄河测绘不断前行,是什么让我们黄河测绘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经过我的亲身体会,我知道了“人是要靠点精神的”。给我们以支撑的就是那种世代相传的黄河测绘精神。
“为治黄事业奋斗终生,求严求实,发展创新,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黄河测绘精神,是我们黄河测绘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是我们黄河测绘事业前进发展的动力,是我们黄河测绘人员成长壮大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