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辛勤结硕果
发布日期:2011-03-04
编辑:樊荣
来源:樊荣
【字体大小:
打印

32上午,中州宾馆三号楼中原厅传出经久不息的掌声,由我公司承担设计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配套工程――西霞院反调节水库顺利通过了竣工验收。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何平、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司长孙继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赵勇、国家发展改革委李富根等有关领导出席西霞院工程竣工验收会议。公司董事长李文学、原副总经理宗志坚、副总工程师路新景、毛文然及项目负责人等出席会议。

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召开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配套工程――西霞院反调节水库竣工验收会议的通知》(办建管函〔2011111号),水利部组织成立了西霞院工程竣工技术预验收专家组,于22531,召开了预验收会议。 会议期间,竣工技术预验收专家组专家观看了工程建设声像资料,听取了项目法人、设计、质量与安全监督、竣工验收质量抽检、运行管理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等单位的汇报,察看了工程现场和移民安置情况,查阅了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和财务审计等有关资料。并进行了认真讨论,提出了专业工作组意见,形成了《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配套工程――西霞院反调节水库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

西霞院反调节水库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的顺利完成后,水利部组织了西霞院反调节水库竣工验收专家组,召开了验收会议。

验收会上,专家组查阅了竣工验收资料,观看了工程建设声像资料,听取了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竣工验收技术鉴定报告、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经过充分讨论,大家一致同意西霞院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为西霞院工程建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西霞院工程位于黄河干流中游,坝址左、右岸分别为洛阳市的吉利区和孟津县。上距小浪底工程16公里,为小浪底水利枢纽的配套工程,以反调节为主,结合发电,兼顾供水、灌溉等综合效益。西霞院工程利用有效库容进行反调节运用,充分发挥小浪底水电站调峰作用,通过与小浪底工程联合运用,减少小浪底水电站调峰时下泄不稳定水流对下游河道、生态环境、工农业用水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建设西霞院工程可为黄河向北供水创造条件,结合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建设电站,进一步开发黄河的水能资源;还可利用西霞院工程发展周边地区灌溉和供水。

在西霞院工程建设中,设计公司承担了全面勘测、设计工作。早在1958年,我公司就已经开始了西霞院的前期地质勘察和试验工作。199212月黄委将《黄河西霞院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上报水利部,为西霞院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奠定了基础。公司的前身黄委设计院为西霞院项目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1993年开始可行性研究,19966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19973月水利水电规划总院组织对西霞院工程可研报告进行了审查,同年5月,设计院开始了初步设计工作。

又一个十年。200112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复了工程项目建设书;200211月,批复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310月,水利部批复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04年,主体工程开工,200611月截流,20075月下闸蓄水,20076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0814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200874台机组全部被认证为“达标投产”机组,201010月,西霞院水电站通过“一流水力发电厂”验收。截至20101231,西霞院水电站已连续安全运行1209天,累计发电量14.84亿千瓦时。这些成果,是与我们一代代设计人员默默无闻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

设计过程中,勘测设计人员攻难克坚,大胆创新,引用新技术。解决了设计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也形成了一个个设计亮点。如:复合土工膜防渗技术在西霞院土石坝成功应用,对在重要河流、大中型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用局部素混凝土桩、桩侧后灌浆、褥垫层、π型防渗墙、减压排水槽和基础齿槽等综合措施,成功地解决了西霞院软岩硬土特殊地基的技术难题,对类似地层的地基处理有较好的借鉴意义;采用大容量倒挂式液压启闭机操作闸门、排沙系统工作闸门的双向支承双向止水插板阀式结构和具有单双吊点变换功能双向门机等新技术,均为国内首创。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类似工程仍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西霞院通过竣工验收预示着我公司设计的在小浪底之后又一大型水库将投入正常运用,通过与小浪底联合调度运用,必将为更大的综合社会效益。

十年辛勤结硕果
发布日期:2011-03-04 编辑:樊荣 来源:樊荣

32上午,中州宾馆三号楼中原厅传出经久不息的掌声,由我公司承担设计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配套工程――西霞院反调节水库顺利通过了竣工验收。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何平、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司长孙继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赵勇、国家发展改革委李富根等有关领导出席西霞院工程竣工验收会议。公司董事长李文学、原副总经理宗志坚、副总工程师路新景、毛文然及项目负责人等出席会议。

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召开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配套工程――西霞院反调节水库竣工验收会议的通知》(办建管函〔2011111号),水利部组织成立了西霞院工程竣工技术预验收专家组,于22531,召开了预验收会议。 会议期间,竣工技术预验收专家组专家观看了工程建设声像资料,听取了项目法人、设计、质量与安全监督、竣工验收质量抽检、运行管理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等单位的汇报,察看了工程现场和移民安置情况,查阅了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和财务审计等有关资料。并进行了认真讨论,提出了专业工作组意见,形成了《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配套工程――西霞院反调节水库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

西霞院反调节水库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的顺利完成后,水利部组织了西霞院反调节水库竣工验收专家组,召开了验收会议。

验收会上,专家组查阅了竣工验收资料,观看了工程建设声像资料,听取了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竣工验收技术鉴定报告、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经过充分讨论,大家一致同意西霞院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为西霞院工程建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西霞院工程位于黄河干流中游,坝址左、右岸分别为洛阳市的吉利区和孟津县。上距小浪底工程16公里,为小浪底水利枢纽的配套工程,以反调节为主,结合发电,兼顾供水、灌溉等综合效益。西霞院工程利用有效库容进行反调节运用,充分发挥小浪底水电站调峰作用,通过与小浪底工程联合运用,减少小浪底水电站调峰时下泄不稳定水流对下游河道、生态环境、工农业用水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建设西霞院工程可为黄河向北供水创造条件,结合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建设电站,进一步开发黄河的水能资源;还可利用西霞院工程发展周边地区灌溉和供水。

在西霞院工程建设中,设计公司承担了全面勘测、设计工作。早在1958年,我公司就已经开始了西霞院的前期地质勘察和试验工作。199212月黄委将《黄河西霞院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上报水利部,为西霞院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奠定了基础。公司的前身黄委设计院为西霞院项目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1993年开始可行性研究,19966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19973月水利水电规划总院组织对西霞院工程可研报告进行了审查,同年5月,设计院开始了初步设计工作。

又一个十年。200112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复了工程项目建设书;200211月,批复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310月,水利部批复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04年,主体工程开工,200611月截流,20075月下闸蓄水,20076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0814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200874台机组全部被认证为“达标投产”机组,201010月,西霞院水电站通过“一流水力发电厂”验收。截至20101231,西霞院水电站已连续安全运行1209天,累计发电量14.84亿千瓦时。这些成果,是与我们一代代设计人员默默无闻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

设计过程中,勘测设计人员攻难克坚,大胆创新,引用新技术。解决了设计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也形成了一个个设计亮点。如:复合土工膜防渗技术在西霞院土石坝成功应用,对在重要河流、大中型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用局部素混凝土桩、桩侧后灌浆、褥垫层、π型防渗墙、减压排水槽和基础齿槽等综合措施,成功地解决了西霞院软岩硬土特殊地基的技术难题,对类似地层的地基处理有较好的借鉴意义;采用大容量倒挂式液压启闭机操作闸门、排沙系统工作闸门的双向支承双向止水插板阀式结构和具有单双吊点变换功能双向门机等新技术,均为国内首创。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类似工程仍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西霞院通过竣工验收预示着我公司设计的在小浪底之后又一大型水库将投入正常运用,通过与小浪底联合调度运用,必将为更大的综合社会效益。


公司邮箱系统登陆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技术支持:云河(河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豫ICP备1500123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