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诸河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发布日期:2011-09-02
编辑:黄工
来源:黄工
【字体大小:
打印

827日,黄委国科局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对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技术牵头单位完成的《西北诸河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进行了科技成果评审。评审委员会由黄委科技委、黄委总工办、西安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分别由黄委科技委陈效国主任、郑州大学吴泽宁教授担任。黄委国科局、黄河设计公司、黄委水文局和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等单位领导以及项目组研究人员参加了评审会。

评审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有关技术资料,经过质疑和讨论,认为该项目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系统研究了西北诸河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关键技术,分析了各河流径流形成、转化和消耗规律,全面评价了各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状况,预测了不同情景下的水资源供需量,提出了西北诸河各流域和省(区)的水资源配置与保护方案及对策措施。

该成果已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和西北诸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调度中得到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成果的主要创新点:

1)首次系统全面地对西北诸河全区域的现状水资源利用及水质状况进行了调查评价,为实现水量水质统一配置奠定了基础。

2)针对内陆河产流、汇流、耗散直至消失,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强烈的特点,采用二元结构水均衡、降水径流关系和成因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西北诸河各河流径流形成、转化和消耗规律,全面系统评价了各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量,并研究了水资源未来变化趋势,解决了我国内陆河地区变化环境下水资源评价中的技术难题。

3)首次提出了内陆河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内涵,即维持河流两岸植被、沿途蒸发渗漏、尾闾河湖需水量,并采用分类成因分析方法,计算了西北诸河各主要河流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和可利用量,为建立水资源利用总量控制红线提供了科学依据。

4)首次提出了西北诸河可利用纳污能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析计算了各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可利用纳污能力以及污染物入河控制量,为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和保障供水安全奠定了重要基础。

5)统筹水资源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提出了西北诸河分区(河流)的水资源配置与保护方案及对策措施,为今后一定时期西北诸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依据。

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西北诸河生态环境需水量、可利用纳污能力研究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西北诸河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的丰富成果,进一步提高了对西北诸河广大区域范围内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工作的认知水平,为今后的规划和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对公司人才培养和今后西北区域规划市场开拓均具有重要意义。

《西北诸河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发布日期:2011-09-02 编辑:黄工 来源:黄工

827日,黄委国科局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对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技术牵头单位完成的《西北诸河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进行了科技成果评审。评审委员会由黄委科技委、黄委总工办、西安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分别由黄委科技委陈效国主任、郑州大学吴泽宁教授担任。黄委国科局、黄河设计公司、黄委水文局和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等单位领导以及项目组研究人员参加了评审会。

评审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有关技术资料,经过质疑和讨论,认为该项目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系统研究了西北诸河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关键技术,分析了各河流径流形成、转化和消耗规律,全面评价了各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状况,预测了不同情景下的水资源供需量,提出了西北诸河各流域和省(区)的水资源配置与保护方案及对策措施。

该成果已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和西北诸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调度中得到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成果的主要创新点:

1)首次系统全面地对西北诸河全区域的现状水资源利用及水质状况进行了调查评价,为实现水量水质统一配置奠定了基础。

2)针对内陆河产流、汇流、耗散直至消失,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强烈的特点,采用二元结构水均衡、降水径流关系和成因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西北诸河各河流径流形成、转化和消耗规律,全面系统评价了各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量,并研究了水资源未来变化趋势,解决了我国内陆河地区变化环境下水资源评价中的技术难题。

3)首次提出了内陆河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内涵,即维持河流两岸植被、沿途蒸发渗漏、尾闾河湖需水量,并采用分类成因分析方法,计算了西北诸河各主要河流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和可利用量,为建立水资源利用总量控制红线提供了科学依据。

4)首次提出了西北诸河可利用纳污能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析计算了各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可利用纳污能力以及污染物入河控制量,为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和保障供水安全奠定了重要基础。

5)统筹水资源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提出了西北诸河分区(河流)的水资源配置与保护方案及对策措施,为今后一定时期西北诸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依据。

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西北诸河生态环境需水量、可利用纳污能力研究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西北诸河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的丰富成果,进一步提高了对西北诸河广大区域范围内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工作的认知水平,为今后的规划和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对公司人才培养和今后西北区域规划市场开拓均具有重要意义。


公司邮箱系统登陆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技术支持:云河(河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豫ICP备1500123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