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火炬耀黄河
发布日期:2011-12-05
编辑:刘湍康 孙俊东
来源:刘湍康 孙俊东
【字体大小:
打印

熊熊火炬耀黄河

--写在黄河设计公司通过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评审之际

 

强势入围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企

前不久,黄河设计公司一举通过了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评审。截至目前,全国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勘察设计单位10余家,水利行业范围内只有黄河设计公司1家,水电行业范围内有2家。

入围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意味着享受更多的国家政策支持,意味着更多的社会机遇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而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享受国家优惠的税收政策。

高新技术企业自1991年开始评审以来,参评企业争先恐后。但是要通过评审并非易事,尤其是在2008年新的评审办法出台之后。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首先要满足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等6个方面的硬性指标。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单就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一项就已经被排除在外,连申报的资格都没有。

黄河设计公司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数量众多,这是评审办法中的第一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黄河设计公司总工办副主任翟才旺告诉记者:这是个硬性条件,评审要看这个。截至目前,黄河设计公司拥有有效专利48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6项。

黄河设计公司总工办主任刘金勇说:设计公司与一般科研单位在科研方面的区别在于,设计公司以应用技术为主,主要围绕市场和生产需求开展科研工作,从这个方面来讲,设计公司是一个最好的应用技术转化的桥梁。这个方向是与国家在2006年提出的"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导向是一致的。” 

黄河设计公司于2008年成功入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顺利通过每3年一次的复审,并在强中选优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佼佼者和行业先锋,头顶罩上了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企的光环。

2010年新修订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办法》中有选择一批发展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骨干企业”和使之做强做大、做专做精,成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这样的描述,由此可见,国家对于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定位和寄予的厚望。

强中选优,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将真正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企业遴选出来,在激烈的竞争中,黄河设计公司凭借过硬的综合实力胜出。

评审规格高、阵容强大,该荣誉评审由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组织,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等8大领域的数十位专家现场把关。

以不超过该地区近3年评选出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3%的比例推荐,由县到市,由市到省,再到国家,一步一步筛选,越往上走难度越大,数量也越少,可谓过五关斩六将。

2011年是更为严格的重点高企评审新办法实行后的第二年,全国35个省(市)经过层层推荐,1287家实力雄厚的高新技术企业参评,最终598家入围,其中河南省12家,黄河设计公司居是其中之一。

 

综合实力擎起熊熊火炬

如果说高新技术企业评审是看硬指标的话,那么在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评审过程中,就要在软实力的比拼上见高低。谁的综合实力强,在资质、经营、奖项、行业带动性、科研创新等方面优秀,谁才有可能获得这一荣誉。

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是多年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和持续积累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尤其对于科技创新来说,没有深厚的积淀作为基础,就谈不上发展自主知识产权。

20039月改企以来,黄河设计公司适应市场需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工作,着力提升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尤其高度重视核心技术培育,加强自主创新。

黄河设计公司总经理张金良说:“公司作为一个科技型企业,科技工作必须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科技工作必须与公司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就公司本身的发展而言,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是日益强烈的,这就要求科技工作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做好应用基础和生产实践两个方面的研究。”

正是由于黄河设计公司长久以来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坚持不懈开展自主研发,近年来,公司在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申报方面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在黄河水沙调控关键技术、泥沙处理技术、水库调度技术、水利水电金属结构与启闭机设计、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堤防隐患探测技术等多个领域初步确立了专有技术优势。

科研方面,培育了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黄河调水调沙理论与实践、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设计等29项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励。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关键技术应用和设计标准研究等142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

翟才旺说:能够制定行业标准,体现了一个企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这也是国家重点高企评审所看重的关键条件之一。

黄河设计公司主编和修编国家、行业技术标准43项,出版科技著作25部等,上述成果技术有的在业内已产生重要影响并为行业所认可,有的已成为公司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展示了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公司在水利行业的带头作用。

公司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勘察设计技术相结合,努力带动设计过程和方法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了覆盖公司本部、分支机构、工程设代现场、移动办公的宽带互联计算机网络及安全体系。

刘金勇说:工程技术软件开发可以把技术人员从繁重而复杂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把精力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

近年来,该公司自主研发了土石坝稳定分析、堤防CAD、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综合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等软件,并在水工、施工、机电等主要专业引进升级专业软件100余套,开展了水利水电工程三维设计、工程设计管理系统研究与推广应用,建立了市场经营系统、生产管理系统、水利水电博士后网、城市生态水利网。

公司完成了黄河下游基础地理信息系统、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系统、黄河小浪底以下河段枯水调度模型系统等开发建设,参与完成了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数字黄河工程标准的编制,为"数字黄河"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黄河设计公司在重大治黄规划和工程勘测设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业绩成果和实践经验,拥有一批国内先进水平的优势专业和成果。

目前,黄河设计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流域和区域规划,工程勘察、设计、科研、咨询、监理及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业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勘察设计单位,持有国家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等10多个国家顶级资质证书。业务领域覆盖了水利、水电、火电、输变电、新能源、工民建、公路、桥梁、生态水利、市政等多个行业领域,形成了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监理、岩土工程和工程施工、工程总承包等多元化的业务格局。

 

创新战略和制度管理助燃科技火焰

2011年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企的遴选侧重科技创新能力。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黄河设计公司将科技工作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与生产经营等工作一同考虑,一同部署,一同落实。

黄河设计公司总工程师景来红在讲到科技工作时说:抓科技发展,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不断壮大技术实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效率和效益。

张金良说:市场的持续繁荣需要有持续的技术优势作支撑,公司谋求从行业顶端建立竞争优势,加强技术储备积累,夯实科技自主创新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黄河设计公司明确了科技工作定位和技术创新战略,着重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勘测设计水平和质量。2007年,公司专门制定了《2007年至2013年科技发展规划》,明确了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保障措施等。

刘金勇说:我们的优势在于,向上可以搞研究,向下可以直接进行生产实践,研发链条长,且与生产结合紧密,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优势明显。

多年来,黄河设计公司结合企业发展方向和公司实际,积极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探索勘测设计单位科技创新与研发模式,初步形成了以生产经营为导向,公司主导、二级生产单位分工(分类)负责,并与国内重点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与研发体系。

公司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立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请设立了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河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黄委水库调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为公司生产、科研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了技术交流、人才培养,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

公司加强科技管理,制定、修订了公司《自主研究开发项目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规定》等10余项科技管理规章制度,促进了科技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技术装备建设,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购置勘测仪器设备和软件等。

公司加大了对自主研发的投入,从2008年起,每年投入近300万元,共资助了26个自主研发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利行业公益性项目、“948”项目等上级有关科技计划的支持,获得经费资助3000余万元。

公司积极建立科技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调动了职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坚持对获得黄委以上重大科技成果人员实行重奖,2004年以来共奖励83项科技成果,奖金230余万元;对专利发明人给予奖励,加大公司设立的科技进步奖、优秀成果奖等奖项的奖励力度,还对相关优秀学术论文实施奖励等。

张金良说:机制不新,难以创新;机制不活,创新难活。通过深化内部机构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公司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完善已有科技投入和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以科技成果权属和有偿转让为动力的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科研管理模式,在公司内部探索实行重大科研方向及研究课题首席专家制,重大科研项目专家跟踪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创新保障了科技创新的活力。”

公司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编制了公司《2007年至2013年专业队伍建设规划》,出台了《外聘专家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对青年技术人员技术指导工作的通知》等多项规章制度;组织开展或参加了项目管理、注册执业资格、新技术、新标准规范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坚持实行新分配毕业生到工程现场锻炼,组织评选青年拔尖人才,开展师带徒活动。

尤其近年来,黄河设计公司在加强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建设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对此,主抓公司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的翟才旺感受颇深。

翟才旺说:“2009年,黄河设计公司全面修订了《知识产权管理规定》,加大了专利成果奖励力度。公司专利申报由总工办统一管理,规范了申报、过程文件管理、年费交纳、证书保存等内容。

新制度的实行改变了原来各生产单位松散申报、粗放管理的不利局面,由总工办设定统一的表格进行登记,从源头上开始编号。所有专利设计人都要在申报材料上签名,只要是自己职工都要严格把关,保证公司专利权人的统一性,并将各生产单位申报专利委托的专利事务所由原来的十多家集中到效率较高的两三家。

公司制定《自主研发项目管理办法》,抓立项,抓过程管理,开展自主科研立项工作。翟才旺说:目前正在进行的自主研发项目达80多项。统一管理后,专利申报数量突飞猛进,今年申报将近40项。特别是2008年黄河设计公司评上高新技术企业之后,对专利申报有很大拉动作用。因为要迎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年复审,逼着你必须加强专利申报工作,提高专利数量和质量。

翟才旺告诉记者:刚开始的时候也有困难,一些生产单位不习惯统一管理,对规定不甚理解,于是在各种场合,只要一见到各生产单位领导就给他们讲统一管理的好处,反复做工作。奖励制度也充分调动了各单位的积极性,如今,6个生产单位有了自己的专利,并且很多专利已经变成了仪器,变成了产品,产生了一连串的带动效应。

 

科技光芒照亮前进道路

景来红说: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工作将继续坚持以生产经营需求为导向,以重点生产、科研项目为依托,加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强核心竞争力培育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刘金勇说:今年,公司召开了高规格的科技工作会议,系统盘点了过去科技工作取得的成就,分析存在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明确了下一步科技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并根据内外环境和新形势的变化,修订了科技发展规划,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了今后科技发展方向。

刘金勇告诉记者:重视科研谋划,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次会议讨论,我们花费了将近一年时间制定印发了《科研方向及重大课题研究指南》,其中将科研划分为规划环境、工程设计、岩土勘察、信息技术及标准化等4大类,35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包含若干个研究课题,共188个课题。下一步,公司将不断完善科研顶层设计方案,彻底改变以往被动、分散搞科研的局面,促进科研与公司发展目标相衔接。

公司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强科研平台和机制建设,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激励科技创新;积极创造条件申报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努力谋求从行业顶端建立技术竞争优势;完善科技成果评价、科技奖励等管理制度,积极研究建立科研项目绩效评估和监管机制、科技成果(专利)推广转化机制、科技创新考核评价机制等,逐步建立起公司系统配套的技术研发和创新体系;积极创造条件申报上级有关科技项目,努力争取上级有关科技计划和经费的支持。对于进入施工阶段的项目,公司积极动员项目业主单位参与相关课题研究,争取项目业主单位的支持。

公司加强技术能力建设,创建技术品牌;加强专有技术的培育力度,制定培育计划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营造有利于自主知识产权培育和保护的良好机制和环境。

下一步,公司在做好科技基础工作的同时,着重培养高层次、大师级的人才。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对科技创新团队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刘金勇说:在优势专业和重点领域遴选一批合适人员,让他们长久、固定地盯在一些科研方向上,给予他们项目和政策支持,消除后顾之忧,力求在核心专业和重点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刘金勇说:项目任务完成后,及时开展技术总结,并把此作为考核项目负责人的主要指标之一,鼓励生产单位开展技术总结和技术标准化工作,对优势技术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炼,夯实科技进步与创新基础。

另外,公司继续加强科技推广,增强先进实用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缩短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和过程。

景来红在年初的科技工作会议上,将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上升到更好地支撑和引领公司经济发展,服务公司战略转型的高度,鼓励全体员工再接再厉,努力奋斗。

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荣誉是对黄河设计公司多年来艰苦奋斗的褒奖,是对该公司科技创新成果和能力的肯定,对于一个以科技为生命的设计企业来说,创新的路是无止境的,需要在新起点、新形势下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不断创新制度、手段和管理措施,持续增强公司的综合实力,为推进公司跨越式发展、建设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咨询公司奠定坚实基础。

熊熊火炬耀黄河
发布日期:2011-12-05 编辑:刘湍康 孙俊东 来源:刘湍康 孙俊东

熊熊火炬耀黄河

--写在黄河设计公司通过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评审之际

 

强势入围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企

前不久,黄河设计公司一举通过了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评审。截至目前,全国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勘察设计单位10余家,水利行业范围内只有黄河设计公司1家,水电行业范围内有2家。

入围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意味着享受更多的国家政策支持,意味着更多的社会机遇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而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享受国家优惠的税收政策。

高新技术企业自1991年开始评审以来,参评企业争先恐后。但是要通过评审并非易事,尤其是在2008年新的评审办法出台之后。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首先要满足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等6个方面的硬性指标。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单就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一项就已经被排除在外,连申报的资格都没有。

黄河设计公司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数量众多,这是评审办法中的第一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黄河设计公司总工办副主任翟才旺告诉记者:这是个硬性条件,评审要看这个。截至目前,黄河设计公司拥有有效专利48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6项。

黄河设计公司总工办主任刘金勇说:设计公司与一般科研单位在科研方面的区别在于,设计公司以应用技术为主,主要围绕市场和生产需求开展科研工作,从这个方面来讲,设计公司是一个最好的应用技术转化的桥梁。这个方向是与国家在2006年提出的"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导向是一致的。” 

黄河设计公司于2008年成功入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顺利通过每3年一次的复审,并在强中选优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佼佼者和行业先锋,头顶罩上了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企的光环。

2010年新修订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办法》中有选择一批发展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骨干企业”和使之做强做大、做专做精,成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这样的描述,由此可见,国家对于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定位和寄予的厚望。

强中选优,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将真正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企业遴选出来,在激烈的竞争中,黄河设计公司凭借过硬的综合实力胜出。

评审规格高、阵容强大,该荣誉评审由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组织,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等8大领域的数十位专家现场把关。

以不超过该地区近3年评选出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3%的比例推荐,由县到市,由市到省,再到国家,一步一步筛选,越往上走难度越大,数量也越少,可谓过五关斩六将。

2011年是更为严格的重点高企评审新办法实行后的第二年,全国35个省(市)经过层层推荐,1287家实力雄厚的高新技术企业参评,最终598家入围,其中河南省12家,黄河设计公司居是其中之一。

 

综合实力擎起熊熊火炬

如果说高新技术企业评审是看硬指标的话,那么在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评审过程中,就要在软实力的比拼上见高低。谁的综合实力强,在资质、经营、奖项、行业带动性、科研创新等方面优秀,谁才有可能获得这一荣誉。

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是多年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和持续积累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尤其对于科技创新来说,没有深厚的积淀作为基础,就谈不上发展自主知识产权。

20039月改企以来,黄河设计公司适应市场需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工作,着力提升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尤其高度重视核心技术培育,加强自主创新。

黄河设计公司总经理张金良说:“公司作为一个科技型企业,科技工作必须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科技工作必须与公司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就公司本身的发展而言,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是日益强烈的,这就要求科技工作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做好应用基础和生产实践两个方面的研究。”

正是由于黄河设计公司长久以来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坚持不懈开展自主研发,近年来,公司在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申报方面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在黄河水沙调控关键技术、泥沙处理技术、水库调度技术、水利水电金属结构与启闭机设计、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堤防隐患探测技术等多个领域初步确立了专有技术优势。

科研方面,培育了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黄河调水调沙理论与实践、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设计等29项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励。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关键技术应用和设计标准研究等142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

翟才旺说:能够制定行业标准,体现了一个企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这也是国家重点高企评审所看重的关键条件之一。

黄河设计公司主编和修编国家、行业技术标准43项,出版科技著作25部等,上述成果技术有的在业内已产生重要影响并为行业所认可,有的已成为公司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展示了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公司在水利行业的带头作用。

公司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勘察设计技术相结合,努力带动设计过程和方法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了覆盖公司本部、分支机构、工程设代现场、移动办公的宽带互联计算机网络及安全体系。

刘金勇说:工程技术软件开发可以把技术人员从繁重而复杂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把精力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

近年来,该公司自主研发了土石坝稳定分析、堤防CAD、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综合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等软件,并在水工、施工、机电等主要专业引进升级专业软件100余套,开展了水利水电工程三维设计、工程设计管理系统研究与推广应用,建立了市场经营系统、生产管理系统、水利水电博士后网、城市生态水利网。

公司完成了黄河下游基础地理信息系统、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系统、黄河小浪底以下河段枯水调度模型系统等开发建设,参与完成了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数字黄河工程标准的编制,为"数字黄河"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黄河设计公司在重大治黄规划和工程勘测设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业绩成果和实践经验,拥有一批国内先进水平的优势专业和成果。

目前,黄河设计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流域和区域规划,工程勘察、设计、科研、咨询、监理及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业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勘察设计单位,持有国家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等10多个国家顶级资质证书。业务领域覆盖了水利、水电、火电、输变电、新能源、工民建、公路、桥梁、生态水利、市政等多个行业领域,形成了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监理、岩土工程和工程施工、工程总承包等多元化的业务格局。

 

创新战略和制度管理助燃科技火焰

2011年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企的遴选侧重科技创新能力。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黄河设计公司将科技工作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与生产经营等工作一同考虑,一同部署,一同落实。

黄河设计公司总工程师景来红在讲到科技工作时说:抓科技发展,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不断壮大技术实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效率和效益。

张金良说:市场的持续繁荣需要有持续的技术优势作支撑,公司谋求从行业顶端建立竞争优势,加强技术储备积累,夯实科技自主创新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黄河设计公司明确了科技工作定位和技术创新战略,着重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勘测设计水平和质量。2007年,公司专门制定了《2007年至2013年科技发展规划》,明确了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保障措施等。

刘金勇说:我们的优势在于,向上可以搞研究,向下可以直接进行生产实践,研发链条长,且与生产结合紧密,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优势明显。

多年来,黄河设计公司结合企业发展方向和公司实际,积极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探索勘测设计单位科技创新与研发模式,初步形成了以生产经营为导向,公司主导、二级生产单位分工(分类)负责,并与国内重点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与研发体系。

公司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立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请设立了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河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黄委水库调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为公司生产、科研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了技术交流、人才培养,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

公司加强科技管理,制定、修订了公司《自主研究开发项目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规定》等10余项科技管理规章制度,促进了科技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技术装备建设,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购置勘测仪器设备和软件等。

公司加大了对自主研发的投入,从2008年起,每年投入近300万元,共资助了26个自主研发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利行业公益性项目、“948”项目等上级有关科技计划的支持,获得经费资助3000余万元。

公司积极建立科技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调动了职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坚持对获得黄委以上重大科技成果人员实行重奖,2004年以来共奖励83项科技成果,奖金230余万元;对专利发明人给予奖励,加大公司设立的科技进步奖、优秀成果奖等奖项的奖励力度,还对相关优秀学术论文实施奖励等。

张金良说:机制不新,难以创新;机制不活,创新难活。通过深化内部机构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公司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完善已有科技投入和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以科技成果权属和有偿转让为动力的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科研管理模式,在公司内部探索实行重大科研方向及研究课题首席专家制,重大科研项目专家跟踪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创新保障了科技创新的活力。”

公司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编制了公司《2007年至2013年专业队伍建设规划》,出台了《外聘专家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对青年技术人员技术指导工作的通知》等多项规章制度;组织开展或参加了项目管理、注册执业资格、新技术、新标准规范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坚持实行新分配毕业生到工程现场锻炼,组织评选青年拔尖人才,开展师带徒活动。

尤其近年来,黄河设计公司在加强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建设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对此,主抓公司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的翟才旺感受颇深。

翟才旺说:“2009年,黄河设计公司全面修订了《知识产权管理规定》,加大了专利成果奖励力度。公司专利申报由总工办统一管理,规范了申报、过程文件管理、年费交纳、证书保存等内容。

新制度的实行改变了原来各生产单位松散申报、粗放管理的不利局面,由总工办设定统一的表格进行登记,从源头上开始编号。所有专利设计人都要在申报材料上签名,只要是自己职工都要严格把关,保证公司专利权人的统一性,并将各生产单位申报专利委托的专利事务所由原来的十多家集中到效率较高的两三家。

公司制定《自主研发项目管理办法》,抓立项,抓过程管理,开展自主科研立项工作。翟才旺说:目前正在进行的自主研发项目达80多项。统一管理后,专利申报数量突飞猛进,今年申报将近40项。特别是2008年黄河设计公司评上高新技术企业之后,对专利申报有很大拉动作用。因为要迎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年复审,逼着你必须加强专利申报工作,提高专利数量和质量。

翟才旺告诉记者:刚开始的时候也有困难,一些生产单位不习惯统一管理,对规定不甚理解,于是在各种场合,只要一见到各生产单位领导就给他们讲统一管理的好处,反复做工作。奖励制度也充分调动了各单位的积极性,如今,6个生产单位有了自己的专利,并且很多专利已经变成了仪器,变成了产品,产生了一连串的带动效应。

 

科技光芒照亮前进道路

景来红说: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工作将继续坚持以生产经营需求为导向,以重点生产、科研项目为依托,加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强核心竞争力培育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刘金勇说:今年,公司召开了高规格的科技工作会议,系统盘点了过去科技工作取得的成就,分析存在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明确了下一步科技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并根据内外环境和新形势的变化,修订了科技发展规划,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了今后科技发展方向。

刘金勇告诉记者:重视科研谋划,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次会议讨论,我们花费了将近一年时间制定印发了《科研方向及重大课题研究指南》,其中将科研划分为规划环境、工程设计、岩土勘察、信息技术及标准化等4大类,35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包含若干个研究课题,共188个课题。下一步,公司将不断完善科研顶层设计方案,彻底改变以往被动、分散搞科研的局面,促进科研与公司发展目标相衔接。

公司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强科研平台和机制建设,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激励科技创新;积极创造条件申报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努力谋求从行业顶端建立技术竞争优势;完善科技成果评价、科技奖励等管理制度,积极研究建立科研项目绩效评估和监管机制、科技成果(专利)推广转化机制、科技创新考核评价机制等,逐步建立起公司系统配套的技术研发和创新体系;积极创造条件申报上级有关科技项目,努力争取上级有关科技计划和经费的支持。对于进入施工阶段的项目,公司积极动员项目业主单位参与相关课题研究,争取项目业主单位的支持。

公司加强技术能力建设,创建技术品牌;加强专有技术的培育力度,制定培育计划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营造有利于自主知识产权培育和保护的良好机制和环境。

下一步,公司在做好科技基础工作的同时,着重培养高层次、大师级的人才。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对科技创新团队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刘金勇说:在优势专业和重点领域遴选一批合适人员,让他们长久、固定地盯在一些科研方向上,给予他们项目和政策支持,消除后顾之忧,力求在核心专业和重点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刘金勇说:项目任务完成后,及时开展技术总结,并把此作为考核项目负责人的主要指标之一,鼓励生产单位开展技术总结和技术标准化工作,对优势技术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炼,夯实科技进步与创新基础。

另外,公司继续加强科技推广,增强先进实用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缩短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和过程。

景来红在年初的科技工作会议上,将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上升到更好地支撑和引领公司经济发展,服务公司战略转型的高度,鼓励全体员工再接再厉,努力奋斗。

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荣誉是对黄河设计公司多年来艰苦奋斗的褒奖,是对该公司科技创新成果和能力的肯定,对于一个以科技为生命的设计企业来说,创新的路是无止境的,需要在新起点、新形势下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不断创新制度、手段和管理措施,持续增强公司的综合实力,为推进公司跨越式发展、建设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咨询公司奠定坚实基础。


公司邮箱系统登陆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技术支持:云河(河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豫ICP备1500123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