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防御洪水方案关键技术研究》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发布日期:2014-06-10
编辑:黄设
来源:黄设
【字体大小:
打印

64,受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委托,黄委国科局在郑州主持召开了由黄河设计公司等单位完成的"黄河防御洪水方案关键技术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

鉴定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青海大学、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清华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河流环境与河流工程模拟实验室等单位的国内知名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主任由中国科学院的刘昌明院士担任,副主任由青海大学的王光谦院士担任。黄委国科局等单位领导以及项目组研究人员参加了鉴定会,公司总经理张金良、副总经理王煜到会并作发言。

鉴定委员会委员认真听取了项目成果汇报,仔细审查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过质询和讨论,认为该成果结合黄河防洪、防凌需求,系统研究了现状工程条件下花园口中小洪水量级、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联合防洪运用方式、中游水库群防御中小洪水控制指标及防御各量级洪水联合运用方式、黄河干流防御冰凌洪水原则及安排等关键技术问题,为黄河防洪防凌调度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和创新:

1.依据洪水管理理念,首次提出了面向全流域的防洪防凌、泥沙调度和洪水资源利用的黄河防御洪水方案,为实现流域洪水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提供了技术基础。

2.定量分析了人类活动对花园口中小洪水的影响,建立了中下游现状工程条件下场次洪水过程样本集,提出了全样本计算中小洪水防洪库容的方法。为科学制定小浪底水库防洪调度指标、兼顾黄河下游滩区防洪的调度方式提供了重要依据。

3.提出了小浪底水库拦沙期不同阶段的下游防洪体系联合运用方式,确定了50年一遇以上洪水小浪底、三门峡水库和东平湖滞洪区的合理控制运用时机,为制定黄河中下游防御洪水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撑。

4.紧密结合近期宁蒙河段防洪需求,针对龙羊峡水库多年调节特点,提出了利用设计汛限水位以下库容兼顾宁蒙河段中小洪水防洪的调度方式,丰富了对多年调节水库防洪方式的认识,使上游水库群防洪调度更切合实际。

5.研发了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河口村五库联合防洪调度模型。结合黄河中下游突出的洪水泥沙问题,构建了库群预泄、凑泄、控泄、敞泄等多目标调度方案集,为黄河中下游防洪调度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支持平台。

6.在深入分析凌汛特点及成因基础上,首次探索性地提出了宁蒙河段以槽蓄水增量、控制断面水位、凌峰流量为基本指标以及开河期气温为辅助指标的凌情等级划分指标和具体判别标准。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防凌预警指标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黄河防御洪水方案关键技术研究》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发布日期:2014-06-10 编辑:黄设 来源:黄设

64,受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委托,黄委国科局在郑州主持召开了由黄河设计公司等单位完成的"黄河防御洪水方案关键技术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

鉴定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青海大学、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清华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河流环境与河流工程模拟实验室等单位的国内知名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主任由中国科学院的刘昌明院士担任,副主任由青海大学的王光谦院士担任。黄委国科局等单位领导以及项目组研究人员参加了鉴定会,公司总经理张金良、副总经理王煜到会并作发言。

鉴定委员会委员认真听取了项目成果汇报,仔细审查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过质询和讨论,认为该成果结合黄河防洪、防凌需求,系统研究了现状工程条件下花园口中小洪水量级、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联合防洪运用方式、中游水库群防御中小洪水控制指标及防御各量级洪水联合运用方式、黄河干流防御冰凌洪水原则及安排等关键技术问题,为黄河防洪防凌调度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和创新:

1.依据洪水管理理念,首次提出了面向全流域的防洪防凌、泥沙调度和洪水资源利用的黄河防御洪水方案,为实现流域洪水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提供了技术基础。

2.定量分析了人类活动对花园口中小洪水的影响,建立了中下游现状工程条件下场次洪水过程样本集,提出了全样本计算中小洪水防洪库容的方法。为科学制定小浪底水库防洪调度指标、兼顾黄河下游滩区防洪的调度方式提供了重要依据。

3.提出了小浪底水库拦沙期不同阶段的下游防洪体系联合运用方式,确定了50年一遇以上洪水小浪底、三门峡水库和东平湖滞洪区的合理控制运用时机,为制定黄河中下游防御洪水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撑。

4.紧密结合近期宁蒙河段防洪需求,针对龙羊峡水库多年调节特点,提出了利用设计汛限水位以下库容兼顾宁蒙河段中小洪水防洪的调度方式,丰富了对多年调节水库防洪方式的认识,使上游水库群防洪调度更切合实际。

5.研发了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河口村五库联合防洪调度模型。结合黄河中下游突出的洪水泥沙问题,构建了库群预泄、凑泄、控泄、敞泄等多目标调度方案集,为黄河中下游防洪调度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支持平台。

6.在深入分析凌汛特点及成因基础上,首次探索性地提出了宁蒙河段以槽蓄水增量、控制断面水位、凌峰流量为基本指标以及开河期气温为辅助指标的凌情等级划分指标和具体判别标准。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防凌预警指标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邮箱系统登陆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技术支持:云河(河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豫ICP备1500123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