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发布日期:2014-11-12
编辑:樊荣
来源:樊荣
【字体大小:
打印

编者按:基层,是新闻的源头活水。新闻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职工,要多把目光对准基层、对准一线、对准群众。为此,黄河设计公司宣传人员将深入一线项目,走进基层工地,用笔描绘项目进展情况,用镜头记录职工拼搏风采。 

我们希望,通过记录我们的基层职工在不同项目上所做的努力和奉献,来激励所有黄河设计人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推进公司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平顶山市湛河治理工程纪实

深秋的早晨,薄雾笼罩下的平顶山湛河两岸早已打破了宁静,人头攒动,机器轰鸣,到处都是火热、繁忙的劳动场景。

笔者跟随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从湛河上游一路向下,沿途随处可见忙碌施工场景:石桥营至刘庄沟段的管道安装、沟槽开挖、挡墙砌筑等同时进行;大香山路至石桥营段的沟槽开挖、安装管道、支模板,垫层修筑等工程也是如火如荼;平郏路至石桥营段正在开挖管道沟槽、支模板;建设路桥至平郏路段东段已安装好的管道开始回填工作,西段正在开挖沟槽、安装管道......

"湛河治理工程是咱公司设计的,也是目前工程院承揽的最大的一个自营项目。今年116日举行工程开工动员会后,系统工程的几个子工程也先后开展了。目前,我们设计方正与工程参建各方尽心竭力,希望早日完成这项民生工程,再现平顶山的碧水绕城的美丽景色。"黄河设计公司湛河治理工程项目经理曹伟介绍说。

湛河的往昔治理

湛河,古称湛水,因水清而得名,干流全长38.9公里,汇流面积219平方公里。城市因水而具有风韵和灵气,这条美丽、清澈的湛河曾经犹如一条玉带横亘东西、穿城而过,滋润着沿河而居的鹰城人民,为全市群众的生产生活、休闲娱乐提供了巨大便利。

但是,由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数量增长较快,部分污水管网建设未成体系,一些工业和生活垃圾、废水直接流入河道,污染了原本干净碧绿的河水,河流也渐渐变黑、变臭,市民再也不愿在河边散步,不想依水而居。民间流传的顺口溜形象反映了日趋严重的湛河现状,"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引水灌溉,八十年代水质变坏,九十年代鱼虾绝代,到了现在成为灾害"。昔日的环城玉带变成了"龙须沟",城市水污染成了积压在平顶山人心中的一块石头。百姓苦不堪言,对此意见很大,迫切希望改善这一现状。

"湛河不治,美丽鹰城就无从谈起",为了还市民一河清水,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顺应群众呼声,重视湛河河道及其两岸沿线的生态治理,自1998年起,曾先后4次对其进行了综合治理,河道污染有所缓解,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湛河污染问题。

2012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明确提出了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扩大湿地面积,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等内容。这为平顶山人民整治湛河、美化家园指明了方向。

20136月,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发出了"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向湛河污染宣战"的号召,从既要发展速度又要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角度出发,作出了启动湛河综合治理的战略部署,提出了"治污、治河、绿化、亮化、文化、经济"十二字治理方针,湛河治理工程正式启动。

"这次治理要从以前的单项河道及两岸治理的旧圈子里跳出来,变成综合性的城市生态治理,将坚持高起点、高品位,充分挖掘湛河自然资源和鹰城文化内涵,以科技手段布设工程,最大限度拓宽水面,造园绿化,建成集城市防汛、生态保护、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打造一条融自然性、生态性、亲水性、人文性为一体的绿色长廊,"曹伟摊开总体设计图介绍说,"市里提出的总体目标是"河畅、水清、岸美、生态",包含了治污、防洪、引水、生态景观四大任务,对湛河全流进行截污、治污,同时对所有干支流河道进行疏浚治理、引水入河,沿岸修建景观绿化工程。"

借风扬帆好行舟

指挥部的同志告诉我们,为了完成治理任务,市里专门成立了由市领导和有关单位、部门二把手组成的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抽调了骨干作为专职工作人员。市委、市政府还把整治工作统一纳入到责任状中,实行各级行政首长责任制,将任务层层分解到各区、镇、村。同时,指挥部积极与国内各方设计企业进行联系,公开招标,确定设计单位。

20131017,黄河设计公司在众多强劲对手竞争中脱颖而出,签订了湛河治理工程勘察设计合同。

 "这么大的工程,不是一般单位有能力承揽设计的。市里把这项民生工程列为一号工程,十分重视,在多方接触后,才慎重地选择了黄河设计公司作为设计单位。"指挥部的同志说,"黄河设计公司是一流的设计公司,你们做,平顶山人民也就吃下了定心丸。"

话虽然这样说,但面临这样一个大规模的综合性城市生态治理项目,公司工程院上下在高兴的同时也暗暗有些担心,毕竟在这个涉及多专业的复合项目方面,经验还略显不足。

如何在自身不擅长的领域内做强做大,在交流学习中形成自身的技术实力,设计公司的选择是借风扬帆。他们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湛河治理工程其实这个名字不全面,从工程内容和定位上说应该是平顶山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城市生态治理项目,涉及的范围广、专业多,业主的期望要求很高。目前,勘察设计行业中的绝大部分设计院都存在着设计理念不先进,局限在旧的设计模式,河道治理只是简单地满足防洪需要,功能单一,没有将截污、生态、人文等因素考虑进去。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城市都面临着老城区改造升级、新城区规划建设,怎么能实现城市人水和谐,水环境综合治理成为国内一个新兴产业。为了让黄河设计公司的品牌在城市生态治理方面更响亮,在市场中形成自身优势,我们把这个项目定位为打开河南市场的标杆性工程,特地引进了国际一流的水务设计公司美国艾奕康(AECOM)公司为做我们的咨询方,同时与河南城建学院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将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以及"宜居"贯穿在整个设计理念中,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努力在城市新兴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形成技术差异化竞争优势。"公司工程院院长牛富敏介绍说。

在签定设计合同后,工程院积极联系艾奕康公司,通过与业主的沟通和现场查勘,联手对项目的特色、业主的需求进行深层次理解,确定了要解决湛河治理在城市所扮演的角色与定位、与周边城市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生态环境重建与土地利用、传承地方文化特色和风貌等几个基本问题,提出了恢复生态河川、优化城市结构、营造文化氛围、提升水岸活力、展现城市形象5大理念。

抓住机遇,克服限制,运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和手段,提出创造滨河绿地社会、经济、生态最大化效益的规划设计策略,成为此项目关键之所在。设计公司以规划为龙头,根据湛河流域的区位、环境、资源和生态等特点,从河道治污、生态修复、景观打造等方面确立了治理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细化了措施,明确了时限。

201312月,由黄河设计公司、河南城建学院、美国AECOM公司承担的湛河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汇报会在平顶山市政府召开。会议一致认为,"湛河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充分,设计理念较为先进,任务目标明确"

规划理念被认可后,设计公司加大人力投入,组织精兵强将,加班加点,深化设计内容、完善技术方案,想方设法加快前期工作进度,短短5个月时间内,完成了《湛河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可研报告审查会上,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方面的专家在听取了整体汇报后,对设计公司表示肯定,"报告编排合理、内容齐全,工程方案合理,报告内容和深度基本达到了可研编制的要求"

项目难点和亮点

据曹伟介绍,湛河综合治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程不仅规模大、而且标准高、工期紧。该工程由治污工程、河道治理工程、引水工程、景观工程四大部分组成。治污工程涉及150km长的管网铺设、5块湿地总面积1000余亩,河道治理工程涉及主河道38.9km18条主要支沟的治理、橡胶坝5座、液压坝1座、较大桥梁15座,引水工程涉及北干一支渠引水、朱砂洞引水、香山沟引水、生态园引水4大引水线路,景观工程涉及两个公园约50万平及约50km河道沿岸绿化节点等。

"这个项目碰到的最大的设计难点就是塌陷区的管网设计及大型湿地设计,"项目设总索二峰强调说,"平顶山地区因为煤矿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采挖,地层形成塌陷区,加上有大型湿地,地质情况十分特殊和复杂,这就成了我们的地下管网设计的拦路虎。"

面对这种情况,国内外在如此复杂地层上大规模修建地下管网非常少,没有统一完善的试验方法与评价标准可以参照,大家感到非常棘手。项目组人员赶赴国内其他兄弟院进行大量调研,为最终的处理方案寻求到破解之匙。

据曹伟介绍,他们最终根据具体地质情况,在大幅沉降还未完成不适宜敷设管网的地方采用分散处理、源头处理及湿地处理的方法收集及处理污水,更能使污水资源化作为河道生态补水,针对沉降基本稳定的地区利用长钢管的柔性及抗拉伸性解决轻微沉降沉陷问题。

设计人员在追求工程安全、实用、美观的同时,始终把采用一流技术作为他们的目标。面对这个复杂多功能的综合性项目,项目组经过大量的咨询及研究,对每个待解决的技术问题都是多层面、多方法的系统解决,提出了打造"时空工程""",是保证系统工程在2050年前可以满足平顶山市的发展需要。"",是将城市里所有的污水源头都作为控制节点通过管网连接进入到截污工程体系中。通过源头点面源治理、分散处理、一体化及湿地治理、管网收集等几种措施形成西分、北截、南调、中加强的格局,使污水彻底不再进入湛河。

河道治理也采用城市海绵体理论采用塌陷区蓄滞、北分、疏挖等措施使河道达到相应的防洪标准。景观采用自然化生态功法、融入地域文化、增强功能性、优化布局、塑造城市地标等措施形成水清、岸美、河畅等目标。引水,采用多水源、再生水、工程引水互相补充来解决河道生态供水问题。

设计人的铿锵脚步

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披星戴月,项目组在与时间的赛跑中,将一项项数据、一张张图纸、一个个方案,化作无数次的突破,凝聚成一个永恒。

"自从接到这个项目,项目组的每个成员都感到了压力和重担。"曹伟边打电话安排第二天的汇报,边介绍说,"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湛河综合整治每一项行动都需要协调、沟通,半年的时间里,指挥部就先后召开10几次工作会议,周末还不定时地进行碰头。目前是截污、引水、生态等工程同时进行,时间十分紧迫,在保证进度的同时,我们更注重的是高质量和高效率,立求做到所出的每张图纸都精细校审,绝不拖延工程的进度。"

为了赶进度、保证工作效率,从201311月开始,项目组在河南城建学院里租了一套民房,作为现场集中办公室和住宿地。因为项目组其他同志都回郑处理工作,第二天才能干回来,只剩下曹伟一人的房子显得有些空落。

"我们项目组是个年轻的队伍,也是个能吃苦、能战斗的队伍。除了临时抽调其他部室的几位年纪大的同事,项目组就我年纪最大了。他们都叫我老曹,自己都感觉自己老了。"1997年参加工作的曹伟开玩笑说。"在给市领导汇报的时候,看到我们设计人员清一色的七零后、八零后,有的领导还对我们的水平存有怀疑。但经过几次审查会和工作会后,看到我们的设计方案得到各方专家的肯定后,他们的疑虑也就打消了,对我们项目组的扎实、拼搏的作风多次提出表扬。"

除了去工地现场,他们很少出门,几乎没有周末,每天从一大早工作到半夜,如遇上业主评审或阶段汇报(每月汇报一次),项目组还得加班到凌晨几点,甚至通宵加班准备材料。尽管非常辛苦,但他们没有一个喊苦喊累的。

做为项目经理,曹伟是项目的核心人物,除了项目的前期规划、设计,各个阶段的汇报及材料准备,他还要对设计报告进行审查和把控,项目组管控以及和业主的沟通、协调。同时,他还担任着另外4个项目的项目经理。平时,他基本上常住平顶山,孩子半年多都没见他几次。由于加班压力大,有点生病什么的都忍着,也没顾得上请假去看病,就在曹伟的办公室上还放着一堆降压药。

为实现业主提前开工建设的要求,项目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是舍小家为项目克服了很多的困难,近一年来不分昼夜,连续加班。索二峰、马浩、陈飞野家里年幼孩子无人照顾,但他们仍旧坚持在现场办公,一、两个月才回去照看下家里。由于任务重压力大,老同志刘建红在现场劳累过度以至晕倒住院。就在我们交谈时,曹伟接到了项目组成员丁杉在办公室突然休克被急救的消息......

像感冒发烧这种情况,项目成员都只是吃片感冒药或退烧药,然后直接捂着被子坐在桌前开始工作。其他项目组成员像李龙、杨璐、李程、马玉涛、撖鹏飞、马兵、程魁、张诗奇、卓杰峰等等都克服困难,抱着为业主设计好、服务好的理念,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个环节。

如果没有项目组成员在困难面前不怕苦不怕累、关键时刻能够冲锋陷阵的精神,肯定做不到这样的成绩,牛富敏院长说:"这个项目确实压力大,要是没有这些人支撑着,还真是不好弄。"他在说这话时,语气里充满着感激和感动。

以水为魂,滨水而筑,因水而活,依水而兴。相信有这样一批优秀的设计者绘画蓝图,湛河治理工程的深入推进,一道波光荡漾、满目葱茏、防洪标准适宜、两岸开发有序、生态景观协调的亮丽风景线,将神奇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发布日期:2014-11-12 编辑:樊荣 来源:樊荣

编者按:基层,是新闻的源头活水。新闻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职工,要多把目光对准基层、对准一线、对准群众。为此,黄河设计公司宣传人员将深入一线项目,走进基层工地,用笔描绘项目进展情况,用镜头记录职工拼搏风采。 

我们希望,通过记录我们的基层职工在不同项目上所做的努力和奉献,来激励所有黄河设计人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推进公司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平顶山市湛河治理工程纪实

深秋的早晨,薄雾笼罩下的平顶山湛河两岸早已打破了宁静,人头攒动,机器轰鸣,到处都是火热、繁忙的劳动场景。

笔者跟随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从湛河上游一路向下,沿途随处可见忙碌施工场景:石桥营至刘庄沟段的管道安装、沟槽开挖、挡墙砌筑等同时进行;大香山路至石桥营段的沟槽开挖、安装管道、支模板,垫层修筑等工程也是如火如荼;平郏路至石桥营段正在开挖管道沟槽、支模板;建设路桥至平郏路段东段已安装好的管道开始回填工作,西段正在开挖沟槽、安装管道......

"湛河治理工程是咱公司设计的,也是目前工程院承揽的最大的一个自营项目。今年116日举行工程开工动员会后,系统工程的几个子工程也先后开展了。目前,我们设计方正与工程参建各方尽心竭力,希望早日完成这项民生工程,再现平顶山的碧水绕城的美丽景色。"黄河设计公司湛河治理工程项目经理曹伟介绍说。

湛河的往昔治理

湛河,古称湛水,因水清而得名,干流全长38.9公里,汇流面积219平方公里。城市因水而具有风韵和灵气,这条美丽、清澈的湛河曾经犹如一条玉带横亘东西、穿城而过,滋润着沿河而居的鹰城人民,为全市群众的生产生活、休闲娱乐提供了巨大便利。

但是,由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数量增长较快,部分污水管网建设未成体系,一些工业和生活垃圾、废水直接流入河道,污染了原本干净碧绿的河水,河流也渐渐变黑、变臭,市民再也不愿在河边散步,不想依水而居。民间流传的顺口溜形象反映了日趋严重的湛河现状,"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引水灌溉,八十年代水质变坏,九十年代鱼虾绝代,到了现在成为灾害"。昔日的环城玉带变成了"龙须沟",城市水污染成了积压在平顶山人心中的一块石头。百姓苦不堪言,对此意见很大,迫切希望改善这一现状。

"湛河不治,美丽鹰城就无从谈起",为了还市民一河清水,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顺应群众呼声,重视湛河河道及其两岸沿线的生态治理,自1998年起,曾先后4次对其进行了综合治理,河道污染有所缓解,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湛河污染问题。

2012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明确提出了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扩大湿地面积,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等内容。这为平顶山人民整治湛河、美化家园指明了方向。

20136月,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发出了"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向湛河污染宣战"的号召,从既要发展速度又要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角度出发,作出了启动湛河综合治理的战略部署,提出了"治污、治河、绿化、亮化、文化、经济"十二字治理方针,湛河治理工程正式启动。

"这次治理要从以前的单项河道及两岸治理的旧圈子里跳出来,变成综合性的城市生态治理,将坚持高起点、高品位,充分挖掘湛河自然资源和鹰城文化内涵,以科技手段布设工程,最大限度拓宽水面,造园绿化,建成集城市防汛、生态保护、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打造一条融自然性、生态性、亲水性、人文性为一体的绿色长廊,"曹伟摊开总体设计图介绍说,"市里提出的总体目标是"河畅、水清、岸美、生态",包含了治污、防洪、引水、生态景观四大任务,对湛河全流进行截污、治污,同时对所有干支流河道进行疏浚治理、引水入河,沿岸修建景观绿化工程。"

借风扬帆好行舟

指挥部的同志告诉我们,为了完成治理任务,市里专门成立了由市领导和有关单位、部门二把手组成的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抽调了骨干作为专职工作人员。市委、市政府还把整治工作统一纳入到责任状中,实行各级行政首长责任制,将任务层层分解到各区、镇、村。同时,指挥部积极与国内各方设计企业进行联系,公开招标,确定设计单位。

20131017,黄河设计公司在众多强劲对手竞争中脱颖而出,签订了湛河治理工程勘察设计合同。

 "这么大的工程,不是一般单位有能力承揽设计的。市里把这项民生工程列为一号工程,十分重视,在多方接触后,才慎重地选择了黄河设计公司作为设计单位。"指挥部的同志说,"黄河设计公司是一流的设计公司,你们做,平顶山人民也就吃下了定心丸。"

话虽然这样说,但面临这样一个大规模的综合性城市生态治理项目,公司工程院上下在高兴的同时也暗暗有些担心,毕竟在这个涉及多专业的复合项目方面,经验还略显不足。

如何在自身不擅长的领域内做强做大,在交流学习中形成自身的技术实力,设计公司的选择是借风扬帆。他们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湛河治理工程其实这个名字不全面,从工程内容和定位上说应该是平顶山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城市生态治理项目,涉及的范围广、专业多,业主的期望要求很高。目前,勘察设计行业中的绝大部分设计院都存在着设计理念不先进,局限在旧的设计模式,河道治理只是简单地满足防洪需要,功能单一,没有将截污、生态、人文等因素考虑进去。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城市都面临着老城区改造升级、新城区规划建设,怎么能实现城市人水和谐,水环境综合治理成为国内一个新兴产业。为了让黄河设计公司的品牌在城市生态治理方面更响亮,在市场中形成自身优势,我们把这个项目定位为打开河南市场的标杆性工程,特地引进了国际一流的水务设计公司美国艾奕康(AECOM)公司为做我们的咨询方,同时与河南城建学院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将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以及"宜居"贯穿在整个设计理念中,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努力在城市新兴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形成技术差异化竞争优势。"公司工程院院长牛富敏介绍说。

在签定设计合同后,工程院积极联系艾奕康公司,通过与业主的沟通和现场查勘,联手对项目的特色、业主的需求进行深层次理解,确定了要解决湛河治理在城市所扮演的角色与定位、与周边城市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生态环境重建与土地利用、传承地方文化特色和风貌等几个基本问题,提出了恢复生态河川、优化城市结构、营造文化氛围、提升水岸活力、展现城市形象5大理念。

抓住机遇,克服限制,运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和手段,提出创造滨河绿地社会、经济、生态最大化效益的规划设计策略,成为此项目关键之所在。设计公司以规划为龙头,根据湛河流域的区位、环境、资源和生态等特点,从河道治污、生态修复、景观打造等方面确立了治理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细化了措施,明确了时限。

201312月,由黄河设计公司、河南城建学院、美国AECOM公司承担的湛河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汇报会在平顶山市政府召开。会议一致认为,"湛河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充分,设计理念较为先进,任务目标明确"

规划理念被认可后,设计公司加大人力投入,组织精兵强将,加班加点,深化设计内容、完善技术方案,想方设法加快前期工作进度,短短5个月时间内,完成了《湛河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可研报告审查会上,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方面的专家在听取了整体汇报后,对设计公司表示肯定,"报告编排合理、内容齐全,工程方案合理,报告内容和深度基本达到了可研编制的要求"

项目难点和亮点

据曹伟介绍,湛河综合治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程不仅规模大、而且标准高、工期紧。该工程由治污工程、河道治理工程、引水工程、景观工程四大部分组成。治污工程涉及150km长的管网铺设、5块湿地总面积1000余亩,河道治理工程涉及主河道38.9km18条主要支沟的治理、橡胶坝5座、液压坝1座、较大桥梁15座,引水工程涉及北干一支渠引水、朱砂洞引水、香山沟引水、生态园引水4大引水线路,景观工程涉及两个公园约50万平及约50km河道沿岸绿化节点等。

"这个项目碰到的最大的设计难点就是塌陷区的管网设计及大型湿地设计,"项目设总索二峰强调说,"平顶山地区因为煤矿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采挖,地层形成塌陷区,加上有大型湿地,地质情况十分特殊和复杂,这就成了我们的地下管网设计的拦路虎。"

面对这种情况,国内外在如此复杂地层上大规模修建地下管网非常少,没有统一完善的试验方法与评价标准可以参照,大家感到非常棘手。项目组人员赶赴国内其他兄弟院进行大量调研,为最终的处理方案寻求到破解之匙。

据曹伟介绍,他们最终根据具体地质情况,在大幅沉降还未完成不适宜敷设管网的地方采用分散处理、源头处理及湿地处理的方法收集及处理污水,更能使污水资源化作为河道生态补水,针对沉降基本稳定的地区利用长钢管的柔性及抗拉伸性解决轻微沉降沉陷问题。

设计人员在追求工程安全、实用、美观的同时,始终把采用一流技术作为他们的目标。面对这个复杂多功能的综合性项目,项目组经过大量的咨询及研究,对每个待解决的技术问题都是多层面、多方法的系统解决,提出了打造"时空工程""",是保证系统工程在2050年前可以满足平顶山市的发展需要。"",是将城市里所有的污水源头都作为控制节点通过管网连接进入到截污工程体系中。通过源头点面源治理、分散处理、一体化及湿地治理、管网收集等几种措施形成西分、北截、南调、中加强的格局,使污水彻底不再进入湛河。

河道治理也采用城市海绵体理论采用塌陷区蓄滞、北分、疏挖等措施使河道达到相应的防洪标准。景观采用自然化生态功法、融入地域文化、增强功能性、优化布局、塑造城市地标等措施形成水清、岸美、河畅等目标。引水,采用多水源、再生水、工程引水互相补充来解决河道生态供水问题。

设计人的铿锵脚步

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披星戴月,项目组在与时间的赛跑中,将一项项数据、一张张图纸、一个个方案,化作无数次的突破,凝聚成一个永恒。

"自从接到这个项目,项目组的每个成员都感到了压力和重担。"曹伟边打电话安排第二天的汇报,边介绍说,"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湛河综合整治每一项行动都需要协调、沟通,半年的时间里,指挥部就先后召开10几次工作会议,周末还不定时地进行碰头。目前是截污、引水、生态等工程同时进行,时间十分紧迫,在保证进度的同时,我们更注重的是高质量和高效率,立求做到所出的每张图纸都精细校审,绝不拖延工程的进度。"

为了赶进度、保证工作效率,从201311月开始,项目组在河南城建学院里租了一套民房,作为现场集中办公室和住宿地。因为项目组其他同志都回郑处理工作,第二天才能干回来,只剩下曹伟一人的房子显得有些空落。

"我们项目组是个年轻的队伍,也是个能吃苦、能战斗的队伍。除了临时抽调其他部室的几位年纪大的同事,项目组就我年纪最大了。他们都叫我老曹,自己都感觉自己老了。"1997年参加工作的曹伟开玩笑说。"在给市领导汇报的时候,看到我们设计人员清一色的七零后、八零后,有的领导还对我们的水平存有怀疑。但经过几次审查会和工作会后,看到我们的设计方案得到各方专家的肯定后,他们的疑虑也就打消了,对我们项目组的扎实、拼搏的作风多次提出表扬。"

除了去工地现场,他们很少出门,几乎没有周末,每天从一大早工作到半夜,如遇上业主评审或阶段汇报(每月汇报一次),项目组还得加班到凌晨几点,甚至通宵加班准备材料。尽管非常辛苦,但他们没有一个喊苦喊累的。

做为项目经理,曹伟是项目的核心人物,除了项目的前期规划、设计,各个阶段的汇报及材料准备,他还要对设计报告进行审查和把控,项目组管控以及和业主的沟通、协调。同时,他还担任着另外4个项目的项目经理。平时,他基本上常住平顶山,孩子半年多都没见他几次。由于加班压力大,有点生病什么的都忍着,也没顾得上请假去看病,就在曹伟的办公室上还放着一堆降压药。

为实现业主提前开工建设的要求,项目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是舍小家为项目克服了很多的困难,近一年来不分昼夜,连续加班。索二峰、马浩、陈飞野家里年幼孩子无人照顾,但他们仍旧坚持在现场办公,一、两个月才回去照看下家里。由于任务重压力大,老同志刘建红在现场劳累过度以至晕倒住院。就在我们交谈时,曹伟接到了项目组成员丁杉在办公室突然休克被急救的消息......

像感冒发烧这种情况,项目成员都只是吃片感冒药或退烧药,然后直接捂着被子坐在桌前开始工作。其他项目组成员像李龙、杨璐、李程、马玉涛、撖鹏飞、马兵、程魁、张诗奇、卓杰峰等等都克服困难,抱着为业主设计好、服务好的理念,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个环节。

如果没有项目组成员在困难面前不怕苦不怕累、关键时刻能够冲锋陷阵的精神,肯定做不到这样的成绩,牛富敏院长说:"这个项目确实压力大,要是没有这些人支撑着,还真是不好弄。"他在说这话时,语气里充满着感激和感动。

以水为魂,滨水而筑,因水而活,依水而兴。相信有这样一批优秀的设计者绘画蓝图,湛河治理工程的深入推进,一道波光荡漾、满目葱茏、防洪标准适宜、两岸开发有序、生态景观协调的亮丽风景线,将神奇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公司邮箱系统登陆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编:450003

技术支持:云河(河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豫ICP备1500123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