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更好地践行"三严三实", 6月26日,黄河设计公司领导、各部门、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等近30人赴红旗渠进行了学习考察。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河南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该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干支渠累计1500公里。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在学习考察中,大家首先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随后考察了总干渠和青年洞等红旗渠工程线路和控制性工程点。纪念馆那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影视资料,那一件件珍藏下来的工具和器物,使大家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艰辛与伟大。在那悬崖峭壁上所建的过水渠和隧洞等无不令人惊叹和称奇。红旗渠人凭着对党忠诚,对人民热爱,不畏艰险,艰苦奋战,修建了蜿蜒于陡峭山脉的的红旗渠,山西漳河水穿山而来,造福百万父老乡亲,体现了"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实干精神。红旗渠修建期间,领导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是"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时代典范。
红旗渠是党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岩上的一座丰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的传家宝,但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正如习近平所讲,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并教诲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通过参观,公司干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牢记党的宗旨,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切实做"三严三实"的践行者,让红旗渠精神的旗帜永远飘扬!